滬上最後一代影院美工改繪壁畫 繼續守護"光榮夢想"

東方網3月2食品設備2日消息:您是否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霹靂火》、《三毛從軍記》、《我的父親母親》、《獅子王》等熱門影片?當時,電影公司推出一部影片時並沒有配套的精美海報,每傢電影院都會由自己的美工師手繪巨幅海報吸引觀眾。

影院美工,當時這個既富挑戰又備受尊敬和羨慕的職業,如今已不復存在。而最近記者結識一名為“中國第一個工人新村”速寫、為“長壽路風情墻”設計畫稿、為政府部門畫廉政宣傳畫的畫傢,他正是上海最後一代影院美工李樹德。60歲的他,仍一腔熱情,為這門藝術締造瞭一個“不死之夢”——

畫室,在小空間裡如魚得水

蘭溪路125號,昔日的曹楊影劇院已改名曹楊影城,老舊的設施暗示這裡的人氣已漸漸衰退。李樹德的美工室,就在影劇院二樓。

推門走進十來平方米的工作室,進入一個充滿靈感的空間。畫桌上十幾罐顏料的蓋子全部打開著,兩個巨大的筆筒插滿各式畫筆,似乎它的主人任何時刻都會提起筆來即興創作。四面墻上掛滿作品,有昔日電影海報的翻拍照片,有飄著墨香的大幅中國畫和油畫,電腦臺前還放著厚厚一摞速寫本。

李樹德在這個屬於他的小空間裡如魚得水。“我在這裡創作出瞭幾百張電影海報。”還有一個月就要退休的他,最近正在整理自己的畢生心血,電腦裡保存下來的上百張海報翻拍資料,隻是他早年創作中的一小部分。

“當時,一部電影上映前,最先拿到排片表的就是我們影院美工。”李樹德記憶猶新,懷揣“試片證”,騎自行車到大光明電影院去看電影,他總是坐在影院的第一排,記下電影裡的精彩場景,把它們“過濾”後畫進海報。

隻有內行人懂得,創作電影海報難度有多高——電影裡有主角、有反面人物、有精彩場景,這些元素都得體現在一幅海報中,必須豐滿而不凌亂;電影海報還要色彩鮮明,在大街上要“蓋”過任何商業廣告;而創作電影海報還很考驗速度,美工師從接到任務到看片、構思、完成創作,一般隻有四五天時間。

李樹德在電腦上向記者展示他的得意之作。1994年上映的美國大片《獅子王》,而國內為數很少的幾本電影雜志裡的宣傳畫和電影畫面截取都不能令他滿意。他再三構思,選取瞭小獅子“辛巴”、老獅王和山魈長老設計一組場景,大膽應用白色背景突出活靈活現的動畫形象。

由成龍主演的香港電影《霹靂火》,情結復雜、動感很強,電影元素很難在海報中體現。李樹德覺得,觀眾最想看的一定是主演成龍,他把成龍頭像作為海報主體,花瞭兩天時間修改人物臉上的表情,他還在背景圖案和藝術字處理上增加動感,讓畫面“緊張起來”……李樹德的海報作品,總能為影劇院吸引眾多觀眾,許多作品都曾入選全國及上海市電影宣傳畫創作展。

同行,共同守護“光榮夢想”

許多當年愛看電影的人都留意到,每傢電影攪拌機院的海報都不重復,但水準參差不齊。

那時,大光明電影院、國泰電影院、燎原電影院、曹楊影劇院等電影院都把美工看成“寶貝”,美工同行們之間也暗暗較勁。

鼎盛時期,上海共有近200名美工,一般都是年齡比較大、精通各種畫派的老法師。李樹德記得,當時上海電影公司經常組織美工活動,定期開會探討業務、每周二一起外出寫生。有資格參加電影宣傳畫創作展的畫師,還能得到“特殊獎勵”——到國內偏遠景區寫生,那時,他去過張藝謀電影《菊豆》的取景地安徽宏村、謝晉電影《清涼寺鐘聲》的取景地太行山郭亮村等。

“黃金時代”持續瞭十餘年。泡芙成型機2000年後,電腦海報漸漸取代手繪海報,各種技藝高超的電腦後期制作一度把手繪海報“比瞭下去”。盡管行業式微、漸漸沒落,但一批海報美工始終堅守“光榮夢想”,守望於斯。

這幾年,李樹德還常常組織同行聚會,大傢在一起談天說地、討論藝術。記者從他口中得知幾名老一輩影院美工的故事。

閘北區星火電影院高級美術師郭順智從1959年開始畫電影海報,從業40年作品超3000幅。他的著名作品《一江春水向東流》海報用木刻筆法勾勒出江水波濤、水中碎月及女主角飽經滄桑的臉部特定,烘托黑暗年代的人物悲愴命運。因為傾盡心力投身海報繪畫,他視力度數高達2000度、左眼眼底出血。如今,年過七旬的郭老幾近失明,但他特別喜歡跟老友們談論有關海報創作的話題。李樹德說:“還有滬西影劇院美工董培盛、新華電影院曹翰全、大光明電影院徐維豹等,這批前輩的‘海報情結’無法抹去。”

和老一輩影院美工一樣,李樹德也不是科班出生。他從小喜歡塗鴉,從臨摹“大前門”、“飛馬牌”香煙盒上的圖案開始迷上畫畫,曾幾次放棄當公務員的機會,選擇在曹楊影劇院一間簡陋的美工室裡埋頭創作。
arrow
arrow

    mku062ki2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